仰韶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专题

渑池县的土地改革运动

发布时间:2008-08-22 点击量:6502 来源:原创

 

 

194839,渑池县获得了彻底解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渑池人民与近百年的屈辱和压迫诀别了。但是,旧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加快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必须实行土地改革。渑池县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于19502月开始土地改革。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土地、财产,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1年冬季又进行了复查,到195210月全面完成全县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前渑池县农村的基本状况

土地改革前,渑池县可耕地面积有76.2万亩,农村人口146916人,人均耕地面积5.2亩。按当时的生产能力,人民基本上可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合理性,造成广大农村贫富悬殊,生活差别极大。全县农村地主只有698户,占总户数的2.2%,却占有耕地面积3922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5%,人均耕地11.12亩;富农有1427户,占总户数的4.5%,占有耕地8706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43%,人均耕地9.25亩;中农13285户,占总户数的41.9%,占有耕地418922亩,占总耕地数的55%,人均耕地为6.39亩;贫农15916户,占总户数的50.2%,却只占有耕地205653亩,占耕地数的27%,人均只有3.06亩,还有一部分小土地出租和商人、公产学田者占有1.42%的土地(1949年统计资料)。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大部分由贫、雇农和少数中农耕种,广大的贫雇农长期受着地租、赋税、雇工、高利贷的残酷剥削,所以终年辛勤劳动 所得无几,总是食不饱腹,衣不遮体,遇上灾荒就逃荒要饭,卖儿卖女,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早在19452月,豫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在中共渑池县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县、区抗日民主政权,不少乡村成立了农民协会,贯彻执行中央的《土地转移法》,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倒地运动”。在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引下,使1942年灾荒时农民廉价卖给地主的土地,原价赎回,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有所好转。1945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为抢夺胜利果实,疯狂地向我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渑池县的党政军机构奉命于9月撤至黄河北的太岳区。渑池的贫苦农民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47830日,渑池县城第一次获得解放,随即,在太岳组建的中共渑池县委、县政府进驻县城。10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太岳五地委为贯彻落实《大纲》精神,于11日对全区的“反霸土改”工作进行了部署,渑池县抽调农会积极分子、培训土改骨干,开展了声势浩大“反霸土改”运动。方法是“一手拿枪,一手分田,走马点火,分粮吃大户”。因当时还处于战争状态,急性土改中发生“左”的错误,不久就停止进行。直到19483月,渑池人民才获得了彻底解放。广大人民扬眉吐气,渴望土地回老家,彻底解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未能解决的维持生活的生产资源--土地问题。 

1949101,新中国诞生后,中共渑池县委和县政府召开了渑池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部署和开展了全县范围的反霸减租、反破坏、反夺佃等运动。共减租麦子680380公斤、秋粮408557公斤、棉花4250公斤。农民协会成立后,会员迅速发展到23716名,占农业人口的15.9%(反霸减租数字统计)。首先废除了高利贷的盘剥和地租剥削,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了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彻底翻身,必须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将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日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首先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渑池县土地改革的过程

1950年初,党中央、政务院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草案)》,渑池县委依据草案精神,贯彻党的“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和总政策,开始土改的准备工作。19501月,渑池县召开了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研究部署土改试点工作。县委成立了土改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席松涛任主任,副书记王青奇任副主任。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具体领导全县的土地改革。同时,抽调县、区、乡基层干部千余人进行培训,学习土改的路线、政策、方法,组成土改工作队。

19502月,以苏门、崇村、英豪等13个乡为试点,开展第一批土地改革运动,到6月底试点工作结束。630,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中央的精神,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按照省、地委的指示和规定,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工作。全面土改基本分三大步: 

第一步:发动群众,组织队伍。

依据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县委首先纠正了过去不发动群众起来斗争的和平土改做法,力戒“急性土改”的“左”倾错误。土改运动一开始,就突出强调发动群众的重要性。1000多名干部组成的土改工作队深入到每一个乡村,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贫雇农建立感情,取得信任,进而与他们谈心诉苦,激发起斗争精神。并采取忆苦、对比等方式,向广大贫雇农讲阶级剥削,找穷人的穷根,激发他们的阶级仇恨,发动他们积极投入土改斗争。在此基础上,工作队还特别注意引导群众,把对个别地主的仇,转化为对整个地主阶级的仇。通过诉苦、找穷根,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消除了封建“命穷”思想,认识到贫穷是由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同时,结合土改方针、政策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土地还家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认识土改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把土地改革运动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各村都成立了贫雇农小组,联系和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各区、乡都建立了农民协会,广泛动员贫雇农、中农参加农会。各区又普遍召开了农民代表大会,作出了土改的决议。在运动中,县委指出要注意团结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明确提出了“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的政策。广泛吸收中农加入农会,壮大农会会员队伍。全县农民会员迅速发展到49569人,占全县人口的32%

第二步,划阶级,定成份。

群众发动起来后,县委首先组织区、乡干部学习政务院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根据渑池实际,具体采取的方法是“自报公议,三榜定案,再经过区政府批准”,一般以乡为单位,原则上贫雇农要占到60%70%,地主、富农不超过5%。工作队在各村反复宣传党的划阶级政策,列举当地的实际例子,使群众掌握划阶级的标准。各区、乡还组织开办农会积极分子学习班,培训骨干,明确划阶级的界限:一般不参加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完全靠剥削为主的划为地主。其剥削量越过25%的为富农,低于25%为中农。按照这个原则算剥削量,进行对比,开展阶级教育。先自报成份,属于明显的贫雇农阶层,结合诉苦评定;属于地主的结合算剥削帐,摆事实评定。最后,群众讨论大会表决后,报上级审查,张榜公布。

同时,一面划阶级成份,一面开展诉苦斗争,进一步打击抵赖顽抗的地主分子,清算他们的剥削罪行,使他们承认成份,老实劳动,自觉低头认罪。在此段工作中,全县共划地主1100户,富农1002户,中农10039户,贫雇农14782户。(土改总结统计报表)

第三步,没收、征收地主富农的土地、财产,分配胜利果实。

阶级成份评定后,县委在各区、乡召开了农民代表大会,学习土改政策。结合反隐藏、反分散、反破坏运动,制定周密计划,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为了防止出现混乱,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反复强调要绝对遵守省里提出的土地改革的“五要五不要”政策界限(即要土地、要耕畜、要农具、要粮食、要房屋;不挖底财、不要浮财、不侵犯中农利益、不侵犯工商业、不乱打乱杀)和向地主提出的“四要四不准”原则(即要守法、要保护耕畜和家具、要报实土地和生产资料、要劳动生产;不准抵赖、不准破坏、不准隐瞒、不准造谣)。逐一澄清了地主富农的财产后,开始进行没收、征收。全县共没、征收地主富农的土地11.6万亩、房子(窑)1.1万间、牲口1284头,农具4.3万件、金银259两、元宝25个、银元2925块、鸦片烟128两、其它物品12万件(县志土改数字)。

农会对土改中征没收的果实逐一认真进行登记,张榜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分配方案。然后召开农民代表会作出决议。在分配果实中执行“满足贫农雇农要求,适当照顾中农,妥善安排地主”的原则,以乡为单位,本着“填坑补缺”的方针,强调干部不能多占果实。据统计,在此段工作中贫雇农共分到粮食201201公斤,土地28382亩,房屋3417间,牲口22头,农具4374件(土改总结)。

土地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给群众解决了一部分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安定了社会秩序,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粮食,生产干劲倍增。1951年,全县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684.7万公斤增加到5062.55万公斤。土改后出现了一个大生产运动的高潮,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土改复查

土地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时间短、规模大,干部经验少、水平低和发动群众不够深入等诸多因素,难免有不足和过激之弊病。一是,全县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乡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贫雇农的优势还没有树立起来;二是有一部分户被错划了成份,执行政策有偏差;三是农会中中农会员只占很少一部分。例如:苏门区第一次农代会122名代表中,中农会员只有28名。把中农定为地主的仅这个区就有18户,定为富农的有25户;四是打击面大,分配果实不公,挫伤了中农的劳动积极性。一部分干部依靠权力多占土地、粮食,产生了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五是一些地主隐藏分散了土地,致使一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仍满足不了生产需求。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县委依据中央指示决定进行土改复查运动。

19519月,根据中央关于土改复查的会议精神,县委决定对全县土改不彻底和疏漏较大的30个乡进行土改复查,对遗留问题较少的61个乡,开展民主补课运动。确定2个土改复查试点(裴村、二十里铺)。并在全县县、区乡干部中训练了土改复查骨干441人,省里又派来了300余名大学生参加渑池的土改复查。1220,这批干部进入各村开展土改复查运动。在工作中,县委特别强调干部下乡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对土改的意见,听取群众建议,注意发扬民主,搞好干群关系,做到干群一致。又结合实际制定了复查的总方针:充分发动群众,团结可能团结和争取可能争取的人,彻底推翻地主阶级,解决遗留问题,颁发土地证。

复查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1、依靠先进带动后进,组成队伍,打倒地主阶级,强化专政,结合没收、征收,查错查漏。工作队下乡先召开农会积极分子会议,号召他们团结帮助落后群众,对他们进行补课教育——即补土改政策、意义教育的课。使之放下思想包袱,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把地主分类、排队,对妄想复辟不守法、反攻倒算的顽固分子进行重点斗争,彻底打倒残余的地主势力。对复查出来的地主富农,仍按“五要五不要”方针分别进行没收、征收。

2、分配果实,解决土地遗留问题与历史纠纷,丈田发证,确立地权。县委依据省委指示精神和渑池县实际制定了解决土地遗留问题的方案,对于错划成份,侵犯利益者彻底纠正,不论土地、粮食、房屋一律退还,进行赔情道歉。对积压未分配下去的土地、粮食一律按“填坑补缺”的原则,分给群众。对一些干部贪污,多占果实问题严重的,除坚决退回外,组织上给以批评教育,不能改正的要严肃处理。对地主富农拖欠粮财要坚决予以追回。在此基础上,丈量土地,颁发土地证。这对稳定群众思想情绪,提高生产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

3、民主建设,转入生产。这个阶段主要是总结土改经验,同时解决未复查乡的土改遗留问题,健全巩固基层组织,建立各级政权。各区、乡分别召开农代会改选政府、农协组织。发展了一批党、团员,整顿民兵和妇联组织。各乡都召开了土改总结大会,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

195212月,渑池县土改复查结束,取得了很大成绩:纠正了错划成份,依法征收、没收了漏网的富农、地主财产,调整了干部多占的土地。共没、征收和调整出土地6612亩、房子1965间、现粮及折合粮91719公斤、耕畜559头、农具3219件,家具8854件,使土改后仍少地的贫雇农1416户、6138人分到了土地。打击了土改中不彻底和土改后反攻倒算的不法地主分子451人,斗争了漏网地主分子172人。惩处了反革命分子、不法地主109人。土改复查后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基本上达到平衡,地主平均每人4.035亩,富农5.07亩,中农5.53亩,贫农4.92亩(渑池县土改复查总结)。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彻底推翻了地方阶级的封建统治,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从而使农村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使广大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得到彻底翻身。同时,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建设工作开始走上正常轨道,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推翻了地方阶级的封建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结束了广大劳动农民受剥削、被奴役的历史,由地方阶级的牛马变成了农村的统治者,由土地的奴隶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把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民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积极参政、议政、参军、参加国家建设。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翻身农民纷纷要求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1500多名青年自愿报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捍卫了祖国的安全,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土改运动结束后,全县通过选举产生了七个区政府,94个乡政府。建立了乡农协94个,入会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54%,各乡都建立了民兵、妇联组织。1000多名农会积极分子走上了区、乡领导岗位,以贫雇农为主力的广大农民已成为农村里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柱石,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土地改革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原来被地主恶霸掠夺霸占的土地又回到农民手中,实现了祖祖辈辈“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赖以生活的经济基础。他们的生产热情大增,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1953年全县总播粮面积达到1045000亩,总产量5333500公斤,较1949年增长98.7%。为了发展生产,逐渐实行规模性经营,农户积极组织起来,互帮互助,1952年底全县参加常年和临时互助组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0%,广大农民生活状况大大改善,人们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安居乐业的大道。农村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迈向农业合作化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土地改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因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这就为新中国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物质的准备。土改后,全县社会秩序稳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共党史》

2、《渑池县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渑池县土改复查及民主运动总结》

5、《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