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理论文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时期党史资料征集的一点体会

发布时间:2008-09-03 点击量:6044 来源:原创

 

 

 

2005年以后,按照省市党史部门的部署,在基本完成建国前十七年党史资料征集和研究的基础上,为完成党史二卷的编纂任务,各县市(区)党史研究工作转入了对“文化大革命”和两年徘徊时期党史资料的征集阶段。

我县“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因为编写《中国共产党在渑池八十年》一书而较早的起步。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县拍摄和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在渑池八十年》电视片和配套教材,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地方党史教育。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史以前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在编写文革时期历史时,我们认真学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对文革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定性结论,坚持实事求是、宁简勿繁,纵述历史不展开事件,不加评论的原则,系统的介绍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2006年,按照市党史部门的部署,正式开始对“文革”十年和两年徘徊时期的党史资料征集,为了圆满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我们结合渑池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制定方案,确定调访人。

在市党史工作会议后,我办及时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开展“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方案。查阅组织史和县志资料,调访有关人员,筛选出30多位“文革”时期各条战线的知情老领导、老同志,并逐个落实这些老同志的脑子是否清醒,听力、眼力及能否执笔写稿等问题,最终选定了10位可以调访或撰写回忆录的老同志,逐个进行电话联系,约定了上门调访的时间。

二、查阅档案资料,进行文献资料征集

档案资料是我们撰写研究党史资料的主要依据,许多调访资料由于个人成见和记忆模糊等问题,准确性有待考证,所以任何时期的党史资料征集,我们都采取先进行档案资料的查阅,后进行调查的方法。我们组织专门人员,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县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100多卷,报纸资料200多份,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讲话、总结、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摘抄、复印、整理,共整理摘抄资料400多页,10多万字,为下一步调访老同志提供了档案证明和考证依据。

三、调访老同志,撰写回忆录。

经过调查访问,我们确定了10个重点老同志的调访,由于居住比较分散,加之身体原因,我们改变了以往开会部署的方法,逐个上门传达资料整理方法和会议精神,能动笔的就部署撰写一些回忆录,不能动笔的就采取口述采访,由我们记录整理的方法写回忆录,截止年底,共收到和整理回忆录5篇,3万多字。

四、克服困难,做好思想工作。

因为历史的原因,“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时期党史资料的征集,存在一很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文革过去的时间不长,当事人都还健在,多数人有思想顾虑,在部署撰写回忆录时,有些人不愿意写,也不愿意说,怕有历史问题,有些怕惹事非,不想提起文革的事情;当时的当权派(被斗争对象)现在已经退休,身体多不好,他们大多提不了笔,写不了回忆录,我们联系了很多单位和老同志,部署工作3个月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我们的采访人员又安排不上,所以收集的资料不多;文革时期档案资料断档,1966年文革开始后,县革委由于管理混乱,至到1973年整顿后才有档案,其他单位由于夺权风的影响,陷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任何档案资料,也给这一时期资料征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始看到这个工作有难度,我们就有了畏难情绪,但是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又迫在眉睫,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改进工作作风,上门到老同志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放下了思想包袱。老同志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亲自撰写回忆录,有的接受采访、提供口述资料,或提供线索,使我们在预定时间完成了省市交办的工作任务。

以上是我们在征集工作中的一点粗浅体会,供大家参考,共同提高。有什么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