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核、严校,搞好旧志整理
发布时间:2008-09-03 点击量:8638 来源:原创
──兼评清乾隆十一年、嘉庆十五年《渑池县志》(点校合刊本)
旧志整理,对于地方志部门而言,是新时期修志工作中一项必要亟待去做的大事。新时期地方志的各种法规条文表明了:旧志整理和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是地方志部门的三大工作项目,同等重要。当今修志已列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则批判继承旧志、进行全面的旧志整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渑池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点校的清乾隆十一年、嘉庆十五年《渑池县志》(点校合刊本)一书,对旧志整理多有发见。现结合实践谈一点旧志整理的体会。
渑池县历代纂修的方志, 迄今所知者有7部:明隆庆元年(1567)《渑池县志》(蒲汝宽纂修)、清顺治十五年(1658)《渑池县志》(韩养元纂修、张璟审订)、清康熙十年(1671) 《渑池县志》 (邓琪棻主修、郜调鼎同纂)、清乾隆十一年 (1746)《渑池县志》(梁易简主修、王建极同纂)、清嘉庆十五年(1810)《渑池县志》 (甘扬声主修、张翰仪同纂)、 民国17年(1928)《渑池县志》(陆绍治等修、杨崑等纂)、1991年版新编《渑池县志》(李振麒主编)。其中前6部均属旧志系统,而前3部已佚失。
渑池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于1991年开始进行旧志整理工作。至1995年经过标点校勘,考订错误,补充史实,四易其稿,整理出版了清乾隆十一年和嘉庆十五年《渑池县志》(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这个旧志整理本有以下特色:
一、体例规范,匠心独具。
1、序文观点明确,与志文俨若一体。 该书之首有县委书记李鸿滨与县长亢伊生为本书所作的序文,文中叙及旧志整理的重要性、县史志办旧志整理的艰辛度等,重点阐述了对旧方志应批判、继承的诸方面,短短480余字,而所指甚丰, 颇合“简、严、核、雅”之志体标准,对读者有导读作用,决非不关痛痒、可有可无之序文可比;又,现今志书多请领导作序,本无可厚非,但每人一序,书前序文多达数篇,内容架床叠屋,重复罗嗦,则俗不可耐,似此二领导合作一序,实为最佳办法。
2、“点校说明”意例完备,要言不繁。
本书前之点校说明,内容有三点,一是说明清代两部志书点校所采用的底本;二是说明清代两部志书的基本内容,每部志书均含:年代、版本、藏书地点、纂修者及其生平简介、修志缘由、志书门目内容、志书优缺点评价等7部分; 三是说明了整理指导思想和整理采用的个8个规范:文字规范化、 标点分段、漏页散佚情况之校核、文字讹误的考订、内容的注释、版本结构的调整、目录的重编、地图的刊用等;四是说明点校者撰成附于点校本后之《渑池历代历史沿革表》之情况;五是对志书封建、唯心思想剖析,以警示读者等。五个方面中,以第二和第三方面为主,详略得当,内容丰富,意例完备,要言不繁,实县级旧志整理本中不可多得的一篇“点校说明”,“点校说明”和书后的《渑池历代历史沿革表》还兼具“辨章学术”之效。有的点校本将“点校说明”改以“前言”、“整理说明”、“序言”等名称,则不及此名称直截了当。
3、两志合刊,切合实际,编排合理。 清乾隆十一年《渑池县志》(梁易简主修,以下称“梁志”)分三卷八门,篇幅为214页,文字量约11万字;清嘉庆十五年《渑池县志》(甘扬声主修,以下称“甘志”),分十六卷十六门,篇幅为538页,文字量约26万余字。渑池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点校者将二志合刊,是根据二志篇幅做出的合理安排。其优点可以想见:梁志篇幅较小,与甘志合刊,使其不显单薄,而且二志互较,方便利用;梁志、甘志合刊,书首“序”、“点校说明”、书末《渑池历代历史沿革表》及“后记”,仅刊一次,节约版面,省却人力财力。
4、书前重编“目录”,书末附《渑池历代历史沿革表》,富于学术创新。旧志原本有目录,但与志文实际篇目有不一致处,而且不便查阅,点校者乃于每部志首重编与内文一致之“目录”,并按现今目录编排法,加以页码标识,方便现代阅读;在整书之首加“总目录”,适合于合刊本的需要;旧志原目录仍照刊于原来位置,保持了旧志原貌。此举实有一石三鸟之效。
《渑池县历代历史沿革表》是点校者据正史“地理志”等史料所撰著,非旧志原有,故附于书末。将旧志内“沿革”部分内容与此表对照,就知道撰著此表的用意了:首先二志内“沿革”部分均有遗漏、附会、讹误等情况,且较严重,若统入校勘,则篇幅剧增,如:渑池春秋属郑、讹为属晋;两晋南北朝时县域多变,归属不一,旧志挂一漏万,表内一一列出;金皇统初置利津县,查正史不载,表内则不取,凡此等等。此表对新编《渑池县志》(1991)版也有很多补正,限于篇幅,不再赘言。
二、正字严格,标点准确,校勘精当,注释新颖。
1、正字严格,字体划一。 规范文字是旧志整理的最为基础的工作,本书为达参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悉采用当今使用的简化字,原志中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异体字改为通用字,古字改为今字(人名、地名等特殊用法则例外)。对于刊刻本不精、文人陋习等原因造成的文字笔画随意增减情况,点校者能够一一辨别,通予规范。甘志“金石”卷颇有文字古奥处,如:武则天造字,因志内有按语说明,点校者不予更改,最大限度保持了志书原貌。梁志纂修时,文字狱尚不及渑,故未有避讳字;甘志纂修时,已避国讳,但并不严格,看志书文字就可知道,忽而避讳,忽而不避。整理本悉不避讳,其原因有二:一是为志内文字整齐划一,二是为消除文字障碍,服务现实。至若志内通假字,例不更改,颇合古籍整理之惯例。
2、标点较为准确。 兹点校本在文字标点方面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标点和校勘是旧志整理的核心工作,点校者需有语言学、版本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熟稔旧志纂修时代的典章制度,掌握现今县情并能与旧志所处时代相比勘。若非精通古汉语的饱学之士是难能为此的,勉而为之,其水平高下可想而知。兹点校本的标点较为成功:首先标点之义例明确,除逗号、句号、分号、引号、昌号、顿号、问号等7 个标点严格按照现代通常用法外,对特殊标号在“点校说明”中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 )”、“──”、“□”、“< >”等一一规范得宜(兹不赘言)。对于省略号,为防读者误解为原志点校时有删节而不用。标点义例规范之严,非省内一般旧志整理本可比;其次,纵观点校内文,文句标点揣摸古人文意较得当,点校者有意多标点为短句,虽增加了点校难度,但对读志用志实在是大有好处。点校者对此并不拘泥,有用长句表达文意准确时,亦灵活标点为长句。
3、校勘精当。渑池自古为中州名县、河洛名区, 反映在志文内的人文丰富,正确校勘已非常不易,而如甘志篇幅既长又刊本不精(梁志版本可以,是江宁县刻本, 北京图书馆存善本),文字书写不规范者有之,字迹漫漶者有之, 漏页散佚者有之……加之“艺文”、“金石”二卷文字古奥,校勘起来,非大力者难当此任。点校者不畏艰辛,通予校勘。从校勘质量上,用“精当”二字怕不为过,兹略举数端:甘志志首“旧志序”有邓琪 、郜调鼎二序,题曰“康熙九年”,“修志姓氏”中也如此记载,查历代志书,见邓、郜二序后原有“康熙辛亥岁秋七月”等题识,而甘志脱漏,查历代纪年表可知康熙辛亥岁乃“康熙十年”,点校者在校勘注中详细考证了甘志这一重大错谬;梁志“古迹”一目有“紫桂宫”、“桂芳宫”等目。紫桂宫本是唐高宗时建在渑池城西的一座行宫,宫旁有大桂树,秋风西来,满城飘香(今地名曰黄花),宫名后改为“避暑”、“芳桂”等,后废。梁志所列二目实为一目,“桂芳”乃“芳桂”之误,点校者能根据历代典籍,结合其他时代志书,详加辨析,并补注出建、废时间和唐高宗驾幸时间,校勘兼具注释意义;甘志“金石”门载有“新莽泉范”,志内记为王莽统治时铸造的大钱,点校者详引《汉书·食货志》参以“泉范”图文,考证得出“新莽泉范”乃当时制造钱币──货泉的模子这一有价值的结论。其他误漏散佚之处,点校者均引经据典,参以其他旧志,予以考证、补缮,大段补记加以说明,残字补缺仍置□内备考。使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点校本志文较为完整。
4、注释新颖,集考证、补充说明于一体, 增加了志文的容量和科技成份。如“职官”中,县令诸齐贤的生平,引据乾隆十一年《沈丘县志》补注;“艺文”志中苏轼名诗《和子由渑池怀旧》补出作者附记“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之渑池”。甘志“艺文”中有郑谧写的《济民渡河神祠记》一文,点校者据此钩玄考证出渑池之南村在元初甲午年(1234)~戊戌年(1238)间曾设利津县,元代人记元事当属可信,这一不见于正史的重大发现,既纠正了“沿革”门内“金皇统初置利津县”的说法,又补阙了渑池历史沿革。兹点校内无助读性的注释,也极合于“点校说明”规定,该书内注释体现了点校者的一个创见。
三、兹点校本的其他特色还有:封皮硬壳精装,美观坚牢,利于收藏;志文纸张质量较高,印刷精美,正文基本上以四宋刊出,方便阅读等等不一而足。本书是渑池县乃至三门峡市旧志整理的重大成果,可填补三门峡古籍整理的空白,二志合刊形式乃河南省内所首见。
当然,金无足赤,兹点校本也有一些不到之处。如:梁志“修志姓氏”中将“兵部左侍郎”误为“兵部左侍部”、“秩官志”内将“徐无党”误为“徐元党”,梁志“人物下·烈女·范氏”中将“崇祯癸酉”误为“崇祯癸西”等等,可能是印刷过程中校对不严所致,但瑕不掩瑜,这一社会科学成果必将为河南两个文明建设发挥重大作用。但旧志整理中如何更深层次挖掘史料、服务现实呢?目前,县史志办目前正在做有益的尝试──整理民国17年《渑池县志》,先搞点校,再加“题解”(钩玄撮要篇目内容,揭示有价值部分, 驳正思想谬误,起导读作用)、“注释”(此注释乃助读性注释) 和部分重要篇目的翻译,计划2 008年成稿出书, 届时可望结束渑池旧志整理,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