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方志编纂 > 理论研讨

崤渑古县遗址今事皆灿烂 创新时代志人妙笔撰华章

发布时间:2008-11-11 点击量:8127 来源:原创

——简评《渑池县志》(19862000

 

 

以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而命名的仰韶文化,让渑池县闻名中外,厚重仰韶文化的光芒如今仍然灿烂。改革开放以来,渑池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迅速脱贫致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渑池县志办的同仁们,以超群的胆识,求实的品格,奉献的精神,完成了《渑池县志》(19862000)(以下简称《渑志》)的编纂任务。该志由方志出版社2006年月10月出版发行。全志127万字,印有纸质(包括一册的精装本和上、下两册的典藏本)及电子光盘版。拜读《渑志》,感到是一部无愧于先人、无愧于当代的佳志,故而简评如下:

一、采用章节条目体,创新一种简洁的体例

渑池县史志办从199812月形成第二轮志书编纂方案,召开编纂动员大会,20069月志书定稿,其间大小十二次修订篇目和志稿。在20066月,最后一次调整志书体例,改卷目体为章节目体。

《渑志》“凡例”中说:“本志采用小篇制、章节目体。全志除志首(概述、大事记等)、志末(附录、索引等)外,设38章,章下设节,节下立条目,条目为记述实体。部分条目下视需要设细目。”①《渑志》编纂者称其体例为“章节目体”,我倒觉得可称为“章节条目体”(或曰章节与条目结合体)更为贴切一些。这种章节条目体,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层次少,简洁清晰。其结构为章、节、条目,绝大多数为三个层次。二是兼有篇章体与条目体两种体例的优点,易于编写,便于使用。在第二轮志书的编纂过程中,《河南省志》和不少市、县(市)志,都采用了河南首创的篇章条目体(篇章与条目结合体),这是河南志界在第二轮志书编纂中对体例的创新。这种篇章条目体,其结构层次为篇(卷)、章、节、条目。而《渑志》所用的章节条目体,是在篇章条目体基础上的发展。也就是去掉篇(卷)这个层次,由四个层次变为三个层次,即把篇、章、节、条目变成章、节、条目。我们可不要小视减少这一个层次。这就是变化,就是发展。试想,假如记述同一个事物,你要用四句话、五句话才能讲清楚,我只用三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这就叫简洁,就是进步,就是发展。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种简洁,为这种进步、发展拍手称好吗!

在河南已出版的第二轮县(市、区)志中,还有一种体式,其结构层次为章、节、目。如《宜阳县志》(1990~2000)②、《孟津县志》(1989~2000)③、《洛宁县志》(1988~2000)④、《鹤壁市郊区志》(1991~2001)⑤、洛阳市《老城区志》(1989~2000)⑥都是这种体式。这种体式是篇章体的变体,是在篇章体篇、章、节、目的基础上,减去篇这一层次,而成为章、节、目结构。对于这种体例,有的称为“章节体”,有的叫做“章节目体”,有的说是“章、节、目体例”。我则称其为“章目体”。这种“章目体”与《渑志》所采用的“章节条目体”,既有同也有异。相同之处都是层次少。一个是章、节、目三层,一个是章、节、条目三层,同样的简洁、简明,同样的清晰、清新。不同的地方有二:一是不同的“源”,即在不同的体例上发展而来。“章目体”是对篇章体的创新,由篇、章、节、目变为章、节、目;“章节条目体”是对篇章条目体的创新,由篇、章、节、条目变为章、节、条目。二是两个不同体例的记述实体。“目”是“章目体”的记述实体,“条目”是“章节条目体”的记述实体。而“目”和“条目”与其上边的“节”的关系也是不同的。“章目体”的节与目是统属、统辖关系,节下的目与目是同辈的并列关系,节对目统的比较死。而章节条目体中的条目,虽然也属节的统辖,但统的不死,条目的设置比较灵活,可以设综合性条目、主体性条目、单一性条目,便于多角度、多侧面,更完整、系统地反映事物的面貌。所以,章目体与章节条目体最大的不同在于“目”和“条目上”的设置上。我认为,这两种体例,对那些时限较短、内容相对较少的志书,如县(市)志、区志以及部门志、专业志、乡村志等,都是较为理想的体例。

二、浓墨仰韶文化,把亮点凸现给读者

仰韶文化可以说是渑池的“文化符号”和亮点,在1991年版的《渑池县志》中已设专篇进行记述,第二轮《渑志》编纂者仍然浓墨重彩,凸现这一亮点,在指导思想上是要把仰韶文化完整、系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而在编写内容上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既记述近几年仰韶文化发掘研究的新成果,又追溯到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的肇始。二轮《渑志》在仰韶文化的记述上,不是只续首轮县志下限1985年之后至2000年仰韶文化发掘与研究的新成果,而是追根溯源,从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写起,1921年、1951年、1980年三次发掘,以及遗址保护、研究等情况,把有关仰韶文化的资料全面、系统地显现给读者。

二是既记了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又记了该县其他仰韶文化遗址。《渑志》把除了仰韶村遗址之外的其他50余处遗址,按照在乡镇的分布情况专设一节,从位置、发现时间、面积、文化层厚度、挖掘出土的遗物等内容逐一进行了记述。

三是既记了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又记了河南其他各地以及其他省区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情况。《渑志》“越境而书”,综合反映了全国各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情况。在“仰韶文化状况”条目中写道:“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其具体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遍布全省各地,以关中地区最多……河南省1000多处,遍布全省各地区,以豫西为最多……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渑池县50余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山西省1000处左右,遍布全省,以晋中南最多,晋中次之,晋北较少。甘肃省1040处,河北省50多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左右。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⑦

四是既记了仰韶文化的发现发掘对国内的意义和影响,又记了在世界的影响。《渑志》在“仰韶文化及其研究”章中设有“仰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一节,下立“仰韶文化状况”、“仰韶文化的地位”、“仰韶文化的影响”三个条目。阅读《渑志》,让我了解了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挖掘,在中国考古史、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仰韶文化研究对于重建古史、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意义重大。”⑧阅读《渑志》使我知道了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对世界的贡献。“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前,世界学术界都持‘中国文化西来说’,通过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改变了学术界这一错误认识,中国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举世公认,改写了世界历史。”⑨

三、专设“支柱工业企业”,把渑池的地方特色彰显出来

《渑志》在经济部类除设有“工业”章外,又升格专设了“支柱工业企业”章,将仰韶集团、黄河铝电集团等支柱企业集中起来记述。这在已出版的第二轮志书中尚不多见。那么编纂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都记述些什么内容,这样处理又有什么好处,笔者这里不妨试析一番。

很显然,编纂者设置这一章的用意在于彰显渑池的优势与特色。具体来说,有这样三条理由:其一,这些企业的发展能充分反映渑池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1978~2000年,渑池的经济发展,经历了1978~1985年的复苏阶段,1986~1992年的贫困发展阶段,1993~1997年依靠工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阶段,1998年后的工业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渑池县由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为三门峡市辖区内发展最快的县市,被省委、省政府称之为“渑池现象”。这是渑池走强工富农之路,全县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起到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其二,这些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渑池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思路。1991~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兴渑富农;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县、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强化四个保障(政治、思想、政策、组织);推动两个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制定“工业强县”目标,逐步形成以县级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能源、建材、食品、制药、磨料、冶炼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而工业的发展则是围绕“扩张、强化、提高”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骨干扩张、名优开发、扭亏增盈和集团推进”四大发展战略,突出工业“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技改步伐,改善运行质量,先后培育出了渑池的支柱工业企业。三是这些企业是渑池经济的增长点,到2000年,这些骨干企业增加值达51512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8%,利税22748万元,占全县工业利税的98%

在“支柱工业企业”这一章下,将各支柱企业分别设节,节下再立“规模”、“基本建设”、“产品”、“销售”、“管理”、“效益”、“附属企业”等条目,全面反映各企业的起始、发展轨迹。这样设置和记述依我看起码有两个好处:第一,充分显示出这些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但于让读者了解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和经验。这对企业自身可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扬长避短,再创辉煌。而对其他企业单位可以起到学习借鉴作用。

四、明补暗补相结合,选择一种最佳的补遗方法

“前志有阙,补其所无”。对前志的拾遗补缺,是续修志书的重要任务,补遗由此也构成了第二轮志书的基本特征之一。第二志书对前志的补遗,从已出版的志书来看,大体有三种方法:一是设篇明补;二是随文暗补;三是明暗结合补。前两种补法各有利弊,第三种则是一种最佳方法。而《渑志》采用的正是第三种方法。

《渑志》对首轮志书的拾遗补缺,内容偏少者,则随文暗补。如1991年版的《渑池县志》,缺少姓氏内容的记述,这次续修把姓氏的内容归入“民情风俗”门类,在章下设“姓氏”节,立“规模”、“源流”、“谱牒”三个条目,对全县的姓氏情况进行了补记。

对于补遗内容偏多者,设专章明补。例如“艺文”,首轮县志缺漏,《渑志》设专章从事物发端写起。设置了“书目”(下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个书目表)、“主要著作内容提要”、“文征”三节,约4.6万字进行了详细记述。

对于补遗内容较多的,《渑志》还在“附录”内专门补记。该志“附录”中设:“一、《渑池县志》(1991年版)讹误订正”;“二、《渑池县志》(1991年版)拾遗补阙”,分别对“地方史志”、“人物”、“邮电”、“中共地方组织”、“军事”等5篇及“经济部类”进行了补遗。《渑志》的编纂者对前志的拾遗补阙是重视的,补遗方法是恰当的。

《渑志》的优点不只上述,可圈可点之处还有。比如,质地有别、样式不同的版本;志首彩照设计的精美和随文照片的众多;“目录”和“概述”的中、英文字排印;“概述”中总结渑池经济发展的四个时期和结尾部分对渑池优劣因素的分析;“索引”将两部新编志书一并编制等。然而,从研究方志编纂方法的角度出发,从不断提高志书质量的愿望考虑,有两个问题愿与志友们探讨:

一个是篇目构架还可以更科学、协调一些。我分析《渑志》的构架,除志首的概述、大事记,志末的附录、索引等外,专志是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体制改革、经济、政治、文化、人物六大部分去布局的。这种构架有两点也可探讨:其一,没有设社会部类,把民情、风俗等内容放在了“环境”中,在我看来这不如设社会部类,把民情、风俗等内容放在其中去反映。其二,“体制改革”在框架上是单独作为大一部分,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去记述改革的内容分散去记。这种办法不能说不好。但《渑志》采用的是多章并列的章节条目体。如果设想一种“小集中”的办法,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包括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各设一章,分别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大部类的首章。这样,既能突出改革发展这一时代特色,又能使改革内容的设置与全志的整体框架更加协调。

再一个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可以体现的更充分一些。《渑志》在记人方面设有“人口与计划生育”和“人物”两个专章,其他章中也设有记人的节或条目。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教师队伍”、“学生”、“科技人才”等节,但设置还不够全。更显不足的是在其他专章中缺乏以事系人。如果在设置记人专章的基础上,能在其他专章中较为普遍地设置记人的节或条目,或在节和条目后附录人物专记、人物通讯、专访、回忆录、口述史、先进人物选介等,并在其他专章中加大以事系人的分量。这样,把整体、群体、个体,或叫面、线、点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记人。就能更充分地体现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志书记述的主体,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全志之中。

 

——————————————————————

注:

①《渑池县志》(1986~2000)“凡例”,方志出版社200611月第1版。

②《宜阳县志》(1990~2000),方志出版社20056月第1版。

③《孟津县志》(1986~2000),方志出版社20069月第1版。

④《洛宁县志》(1988~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11月第1版。

⑤《鹤壁市郊区志》(1991~2001),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6月第1版。

⑥洛阳市《老城区志》(1989~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月第1版。

⑦《渑池县志》(1986~2000)第643~644页。

⑧《渑池县志》(1986~2000)第645页。

⑨《渑池县志》(1986~2000)第645~6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