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博物馆

南村乡

发布时间:2021-02-19 点击量:9932 来源:原创

  

南村乡位于渑池县最北部的黄河南岸。东与新安县接壤,西与段村乡为邻,北隔黄河与山西省垣曲县相望。南村乡属山区乡,地势南高北低,境内主要山峰有青山、桓王山、岱嵋山等。北涧河是境内主要河流,自南向北注入黄河。耕地大多在黄河谷地。乡政府驻地南村村。2000年迁址北仁村头道塬上。南村乡金元时曾设利津县,清筑南村城设巡检司。1961年建立南村公社,1984年1月改为南村乡。2000年,撤消班村、杨家、河水等3个村委会,乡址在小浪底移民工程中后靠。

渑南公路和南阎国防公路穿境而过,北过黄河与山西省侯垣公路和同蒲铁路相通,南与310国道和陇海铁路相连。境内有三门峡市与山西省沟通的黄河渡口6处(北仁村、陵上、南村、阳壶、河水、白崖),其中陵上渡口最大。南村渡口(即利津古渡)随着小浪底黄河水利工程兴建被水淹没。1998年后,南村乡投资修建南阎路至南村后靠点、南阎路至山底、南阎路至新乡址等3条总长38余公里的乡村道路。建成乡卫生院、民政所办公楼、敬老院住宅楼,修建村级小学11所。

南村乡属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乡,肩负着全县76%的移民任务,移民搬迁成为南村乡一大特色。1998~2000年,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库区建设涉及到南村、班村、仁村、杨家、河水、涧口、青山7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898户10223口人的搬迁任务,共淹没土地43043亩(其中耕地18778亩)。其中,1999年3月31日,河水村首批39户167人搬迁到英豪镇姜王庄村。1999年6月9日,215米高程以下南村、杨家、河水三个村702户2359人搬迁到开封县安置点。2000年5月31日,班村、仁村160户520人搬迁到槐树洼、十里铺。6月18日,班村37户137人搬迁到开封县杏花营点。6月22日仁村74户210人搬迁到开封县杨楼点。南村的小城镇建设不同于他乡。1999年,南村乡新址座落在仁村村头道塬上,占地320亩,分行政、住宅、商贸、工业四个区,主次干道三横三纵,并建有利津广场。2000年4月18日,乡政府机关率先搬迁,至2000年底,乡政府办公楼、乡初级中学等17个单位投入使用。成为连通晋豫两省的边贸旅游小城镇。
  1998年前,经济主要靠农业种植业。1998年后,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旅游业等方面转变。2000年,全乡财政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726元。1996年,在沿黄河的南村、班村、仁村、涧口、河水5个村推广大棚蔬菜。1997年,依据饲草资源优势,建成肉牛育肥场,年出栏肉牛500头,在关底、班村新建黄牛品种改良站2个,以西门塔尔优质肉牛为主要品种。1999年,随着大规模移民搬迁开始,发展蛋鸭养殖等水产养殖业,创建蛋鸭养殖示范场,1999年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强”称号。2000年,又引进樱桃谷肉鸭和种鹅养殖。

黄河旅游区是南村乡的特色,也是全县一大特色。黄河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南村黄河库区河面最宽处达6公里。建设跨越黄河、连通豫晋的南村黄河公路大桥。桥头,1999年建移民纪念园--利津风情园,集休闲度假娱乐、旅游为一体。内设餐厅、宾馆、黄河奇石展馆及黄河移民纪念馆等。成为南村乡的主要非公有制企业,在黄河码头有汽艇、游船等可供游览,将成为南村乡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11月25日,南村乡黄河小浪底旅游区项目建议书,经省科学院、省旅游局等单位20名专家领导论证通过。2019年,按照县委“三县一城”定位,以建设大黄河旅游带上的特色旅游小镇为目标,积极招商,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工作。截至年底,黛眉山柏地庙景区开发项目全面开工;投资114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完工;曙猿遗址保护及开发项目启动。

2006年,乡级财政收入完成631万元,较2001年增长535%;非公有制经济入库税金完成1350万元,较2001年增长450%;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577万元,较2001年增长38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00万元,较2001年增长447%;招商引资完成8500万元,较2001年增长5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80元,比2001年净增24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2001年的全市第32位跃至2006年第12位。

2019年底,全乡辖南村、仁村、青山、柏树、后川、关底、南洼、山底、金灯河、林场10个村民委员会,59个村民组,2103户5740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1965公顷。乡党委下辖13个党支部,党员349名,农村党员268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113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1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9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749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83.3%。